杠杆配资网

科创板配资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 | 大道如歌路如画—宁国市交通发展变迁综述

发布日期:2024-11-01 01:58    点击次数:99

科创板配资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 | 大道如歌路如画—宁国市交通发展变迁综述

今日需要关注的数据有,德国第一季度季调后GDP季率修正值、德国6月Gfk消费者信心指数、英国5月CBI零售销售差值、加拿大5月CFIB商业晴雨表、美国第一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率修正值、美国截至5月20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和美国4月季调后成屋签约销售指数月率。

国庆特刊

1949-2024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

交通是一个城市的动脉,畅通的交通对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宁国。地处安徽省东南部,连接皖浙两省七个县市,是皖南山区之咽喉,南北商旅通衢之要道。

从昔日的陆路不畅、水路为主,到如今的高速公路纵横交错、乡村公路美如画,高铁即将呼啸而来,宁国交通发展变迁的历史,如谱写了一部激昂的“进行曲”,向前,向前,向前,见证了城市发展的每一步跨越,每一次振兴,每一场融合。

01

跨越之路

山脉绵延,溪流纵横,宁国历来陆路交通不便,大量的物资和日常用品靠水上运输。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航运公司发展较快,直到1962年,港口流村通车,航班停开。七八十年代,陆路交通运输呈现空前繁荣的局面,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通往各地的公路网络。

“要想富,先修路”。近年来,宁国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大力实施交通会战,高速公路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3年9月8日,宁宣杭高速宣城至宁国段建成通车,结束了宁国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打通江浙沪方向的交通“大动脉”,走上了具有开创意义的跨越之路。

从首条高速起步,宁国抢抓交通大建设的时代机遇,在时不我待的大干快干中,迈开大步、一路向前,高速公路建设呈现“井喷”之势——

2014年12月24日,扬绩高速宁国至绩溪段通车运营,途经霞西、甲路、胡乐3个乡镇。 2015年12月19日,宁宣杭高速宁千段完成建设通车,途经梅林、中溪、仙霞、云梯四个乡镇。 2018年12月20日,扬绩高速宁国至广德段建成通车。 2022年12月,临建高速先行段(千秋关隧道至於潜枢纽段)正式通车,宁宣杭高速宁国至千秋关段(皖高速S05)断头路顺利连接,自此宁宣杭高速全线贯通。作为皖浙两省间最后一条断通高速,结束了安徽宁国到杭州临安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 2023年12月宁安高速建成通车。 这些高速项目的实施,不仅缩短了宁国与长三角核心城市的时空距离,更为宁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插上了翅膀。 2023年以来,宁国高速公路加密扩容,构建起连接周边城市的快速通道。

宁千高速

截至目前,宁旌高速已完成征迁,正进行规模化施工;仙霞互通EPC招标已完成,正开展连接线工程的征迁;G329小汪村及梅林段、S465黄土岗至杨家店段、S104港口至高铁站段建设进度条持续刷新;G329小汪村至云梯段,G330龙凤口至鸿门段正在建设前的准备。

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及国省干线公路通行能力不断提升,进一步促进了宁国与沪苏浙地区经济联系,为我市成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先行区和战略高地打下了坚实的交通基础。

随着宣绩高铁的即将通车,宁国人民期盼已久的高铁时代即将来临。宣绩高铁作为苏皖赣快速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极大提升宁国的交通区位优势。宁国南站的设立,更是为宁国注入了新的“铁动力”,标志着宁国正式迈入“速时代”。

“在合肥待了14年的我,一直在期待宁国通高铁,终于可以实现周五下班就回家的愿望了。”“总算盼到了,可遗憾的是,我的父母都不在了,但我还是最爱我已回不去的故乡。”“很幸运能通高铁,方便了大家出行,期待这个水墨江南的城市。”在博主“水陆续”的视频下面,大家说着自己的故事,就像博主说的,我们期待的,从来不是什么高铁,而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

从项目可研获批到正式开工,再到如今的联调联试,每一步都凝聚着建设者们的汗水与智慧。高铁的开通,将改变38万宁国人民的生活,也将极大地促进宁国与长三角地区的深度融合。

在城区,宁国同样下大力气进行道路建设与改造。国省干线提档升级,西北外环一期、二期以及东北外环等干线项目的建设,进一步优化了路网结构,也记载了城市的发展延伸。

“延福路边,虽没有了梧桐树,却新建了图书馆、公园、广场、医院……”“妈妈说,再不用在院子里做饭了,冬天冷夏天热;李姨说,做梦都没想到,能住上这么好的楼房,关键是还和大家在一起;周婶说,出门就是公园,我们散步都方便了……”心系家乡的在外游子王迎撰文娓娓道来,诉说了家门口的变化,在城区道路上走出满满的幸福感。延福路,如它的名字一样,和条条宽阔笔直的城市道路,延伸着宁国人们的幸福。

02

振兴之路

正值山核桃收获季,沿着甲路镇庄南村到南坞口村一路向东,平坦宽阔的乡间道路蜿蜒山间,一辆辆运输车络绎不绝。

程来平是当地的山核桃种植大户,在忙碌的采收途中难掩喜悦之情:“如今道路畅通无阻,采摘与运输都变得轻松高效,成本也随之大幅下降,真是太好了!”

在宁国的广袤农村,一条条“四好农村路”如同毛细血管般遍布田间地头,为乡村注入了新的活力,勾勒一幅幅美好画卷。近年来,宁国坚持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不断完善农村公路网络,加快推进农村硬化工程及管理养护。

截至目前,我市公路总里程达2755公里,其中农村公路2253公里。一条条崭新的“四好农村路”方便了村民生产生活,也畅通了老百姓的“致富路”。

秋季姗姗来迟,9月仍热力不减,在中溪镇东山渡至中溪段县乡公路升级改造项目现场,施工队伍紧张有序地进行附属工程施工。这条10.58公里长的路段,其总建设成本约1058万元,自2024年6月正式动工以来,工程建设迅速推进。

中溪镇凤凰村村民王五一在当地经营农家乐,他表示,公路拓宽后,出行很方便,风景也很美,对农家乐的生意也带来了一定的帮助。“这条路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讲是非常满意的,也是打心眼里感谢政府。”

中溪镇凤凰村公路拓宽

目前,我市累计完成通村道路硬化工程约1500公里,惠及19个乡镇街道的112个行政村,受益人口超过20万。同时,实施了通村硬化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700余公里,农村公路安全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四好农村路”的建设,不仅改善了农村交通条件,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特色农业等产业,农村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皖南川藏线”这条美丽公路的建设,不仅提升了道路风貌,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了沿线乡村的经济发展。

2023年以来,市交运局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打造农村公路联网成环,实施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104公里,宁虹路完成主体工程,滑雪场衔接道路盘樟至龙门段7.68公里,已建成通车。南部山区东西通道路基工程已贯通。

03

融合之路

在宁国的交通发展历程中,深化改革和交旅融合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通过建设美丽公路、推进交旅融合发展,宁国正逐步实现从交通大市向交通强市的华丽转身。

“皖南川藏线”国家级旅游风景道的建设,是我市交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通过加铺沥青路面、完善硬路肩和盖板边沟、整合旅游风景道标识系统等措施,开发音乐公路、过水公路、love弯爱情公路,丰富游客驾游体验。这条68公里的美丽公路不仅提升了道路风貌,更成为我市的一张亮丽名片。游客们在这条公路上驰骋,不仅可以欣赏到沿途的秀美风光,还能感受到宁国独特的文化底蕴。

皖南川藏线

在推进交通强国交旅融合试点工作中,我市高标准打造“皖南川藏线”美丽公路,建设“皖南唐古拉”精品自驾游线路;全省首创建设青龙湾水库美丽航道,打造“方塘—周塘—东风桥”两条循环水上旅游航线和“夜游青龙湾”旅游项目,拓展游客观光体验深度;建设G233、G329、S466、S345等精细化养护提升工程,构建起“两圈一线”交旅融合大格局。

其中,S345(皖南川藏线)东起港口镇,西至方塘板桥,全长约 68.013 公里,于8月底全线路面施工建成通车。作为宁国市委市政府为提升皖南川藏线交通环境、促进交旅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联系长三角经济圈的重要“桥梁”,打造“看着美、养得起、留得住、管得牢”的美丽公路。

“美丽公路的建成,将大大提高沿线的交通安全系数,改善沿线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出行,给皖南川藏线的自驾游客也将带去更具魅力的体验感,对我们沿线170余家民宿农家乐也是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青龙乡人大副主席桂晓艳说道。

通过整合旅游资源、完善旅游设施、提升旅游服务品质等措施,宁国的交旅融合发展步入快车道,正逐步构建起以交通为引领、以旅游为核心的综合产业体系。还积极探索“城乡客运+乡村旅游”的创新模式,开通了直达皖南川藏线、山门洞景区、胡乐老街等热门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公交专线,以及“火车站至西村景区”的旅游公交,不仅便捷了游客的出行,更促进了乡村经济的繁荣与发展,逐步构建起了一个以交通为引擎、旅游为核心,多产业协同发展的综合产业生态体系。

大道如歌路如画。从高速驰骋到高铁将至,从城区路网焕新颜到四好农村路助力乡村振兴,再到交旅融合引领新发展,宁国的交通发展变迁如同一部雄壮激昂的进行曲,彰显了宁国人民坚定不移、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宁国将继续深化改革、抢抓机遇,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谱写交通强市新篇章。

来源/今日宁国微信

编辑/ 张世明初审/ 向勇科创板配资

皖南川藏线宁国中溪镇公路交通发布于:北京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Powered by 杠杆炒股平台_杠杆炒股网_杠杆配资网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 2009-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